什么是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来源:瑞康网 于 2023-02-14 13:14:57
泌尿系感染简称尿路感染,是由细菌直接侵入尿路而引起的炎症。感染可累及上、下泌尿道,因定位困难统称为尿路感染。临床上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前者起病急,症状较典型易于诊断,但婴儿期症状可不典型,诊断多有困难。慢性及反复感染者可导致肾损害。小儿时期反复感染者,多伴有泌尿系结构异常,应认真查找原因,解除先天性梗阻,防止肾损客及瘢痕形成。
泌尿系感染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主要由大肠埃希菌引起,其次有变型杆菌、产气杆菌、副大肠埃希荫等感染,少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
【临床表现】膀胱的炎症根据病因、病理及发病方式等可以分为急性膀胱炎、慢性膀胱炎、尿进综合征、腺性膀胱炎,以及不属于感染的间质性膀胱炎和放射性膀胱炎等。而肾盂肾炎也可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除此之外,肾本身的感染还有肾乳头坏死、肾皮质脓肿、肾脓肿、肾周围脓肿等。由于它们的临床类型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本节只着重讨论急性膀胱炎和急性肾盂肾炎两种。
1.急性膀胱炎多 见于女性,常由尿道上行性感染所致,偶有从肾盂背炎蔓延而来。多于性交、劳累或着凉后犯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起病急骤,尿频和尿急非常明显,每小时排尿有1〜2次, 甚至5〜6次或以上,尿频严重者犹如尿失禁。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感,每次排尿量不多,甚至少于10〜20ml,即所谓膀胱刺激征。排尿终末可有下腹部疼痛,尿液浑浊,有时见到肉眼血尿,临床称之为急性出血性膀胱炎。尿中有大量脓细胞或红细胞,无管型。症状可于数天内消失。全身症状极轻或缺如。男性膀胱炎多继发于前列腺炎及肾的感染,或由前列腺肥大伴有残余尿引起。
由于急性膀胱炎治疗不彻底,可以转变为慢性膀胱炎,症状为长期存在尿频、尿急症状,但不如急性膀胱炎那样严重,尿中有中等量或少最脓细胞和红细胞。这些患者多有急性膀胱炎病史,部分患者伴有结石或其他梗阻因素存在。慢性膀胱炎易并发慢性肾盂肾炎。
2.急性肾盂肾炎 此病多见于女性,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病变可累及一侧或双侧肾。病理表现为肾盂、肾盏充血水肿,表面覆有脓液,肾实质感染多集中于一个或多个楔形区,楔形的尖端在髄质,基底在皮质,但不累及肾小球。典型急性肾盂肾炎具备 3组临床表现。
(1) 膀胱刺激症状:肾盂肾炎多伴有膀胱炎,故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尿液浑浊,偶有血尿患者还有不同程度的腰痛或腰酸,重者疼痛可向侧腹、会阴及大腿内侧放射。
(2) 全身症状:包括畏寒、发热,体温在38〜40℃,全身乏力, 食欲减退,偶有恶心、呕吐、腹胀及剧烈腹痛,易误诊为急性胆囊炎 或急性阑尾炎。
(3) 局部体征:肾区或脊肋角处有叩击痛及压痛点。
上行性感染所致的急性肾盂肾炎则膀胱刺激症状可先于全身症状出现;血源性感染者则先有全身感染症状,后有下尿路症状。 本病有自限性,症状持续3〜5d逐渐缓解,但菌尿可持续存在。
所谓急性肾乳头坏死是急性肾盂肾炎的严重并发症,坏死可发生在一个乳头或多个乳头,多为双侧病变。临床表现除有血尿、脓尿外,主要具有败血症样严重的全身症状,往往出现休克,并出现少尿或尿闭。肾功能迅速损害,发生急性肾衰褐。肾区有压痛及腹膜刺激征,有时坏死的肾乳头脱落引起绞痛。本病多见于有尿路梗阻或糖尿病的尿路感染患者,病情凶险,应及时诊断,合理治疗。
慢性肾盂肾炎仅50%的患者有急性肾盂肾炎发作史,起病往往隐匿或不典型,不少患者无尿路感染史,尿无细菌生长,亦无路梗阻病变。慢性肾盂肾炎的症状可能甚为轻微,仅有轻度腰部不适及膀胱刺激症状。低热和贫血有时是惟一的表现。其他的患者则可表现反复尿路感染、高血压及尿毒症。尿的检查常不恒定, 有时有白细胞及白细胞管型,有时则接近正常,类似无症状细菌尿,故应进行细菌计数培养以确定诊断。肾的浓缩功能减退,为本病的特点之一,有别于慢性肾小球衧炎。X线检查可见一侧或双侧肾变小,肾盏扩张变形,皮质萎缩。
【预防措施】人体对尿路感染既存在着不少易感因素,也存在着许多防御机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各种易感因素,充分利用人体的防御机制。
1.坚持大量饮水 肾排泄的尿液,对膀胱和尿道起着冲洗作用,有利于细菌的排出。每天大量饮水,2〜3h排尿1次,能避免细菌在尿路的繁殖,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这是预防尿路感染最实用有效的方法。在疾病的发作或缓解阶段,每天大量饮水,亦有利于疾病的恢复,饮茶水或淡竹叶代茶饮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注意个人卫生 女性阴部及尿道口寄居着大量细菌,是发生尿路感染的先决条件。因此,要经常注意阴部的清洁,要勤洗澡且不要用池浴或盆浴,要勤换内裤,在新婚、月经、妊娠和产褥期,尤应注意。
3.尽量避免使用尿路感染器械和插管 尿路器械易把尿道远端的细菌带人膀胱和上尿路,尿路插管后易发生持续性菌尿,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在必须使用时,要严格消毒,在尿路器械使用48h后,宜做尿培养,以观察是否发生尿路感染。用尿路器械检查之前,已经有菌尿的患者,宜先控制感染。有些患者当时虽无细菌尿,但以前曾有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史或有尿路异常,在尿路检查或前后48h宜服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在留置导尿的最初3d, 给予抗菌药可预防或延迟尿路感染的发生,但3d以后给药则无预防作用。另外,密闭式的引流系统连接尿路留置导尿管,可使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
4.去除慢性感染因素 糖尿病、慢性肾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患者,全身抵抗力低,易发生尿路感染,因此,对上述疾病给予积极治疗,是平素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措施,也是治疗尿路感染的重要环节。
推荐阅读: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
上海市浦东区浦东...
上海市黄浦区西藏...
上海市普陀区真光...
上海市张杨路56...
客服电话:
400-630-2100
8: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