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交给机器人,速度快了50倍
来源:瑞康网 于 2017-05-08 11:43:24
一个会钻孔的机器人,在一场开颅手术中,快速又精准的将病人的头骨切开,这听起来像是某个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不过如今科学家将这一场景变成了现实。
最近,来自犹他大学的研讨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用计算机驱动的颅内手术技术。这就意味着我们能够更精准的在病人头部上切开一个小口,然后对大脑施行进一步的手术操作。通常来说,开颅这样的任务,需求一位经历十分丰富的脑外科医生用手钻来完成,但是犹他大学开发的这种机器人只需要仅仅2.5分钟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速度快了医生手工操作的整整50倍!听起来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开颅听起来固然很可怕,但是对于某些手术来说,更快的开颅速度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对病人算是一种福音。换句话说,假如将来这项技术真的可以用于临床,那么开颅再也不用消耗脑外科医生的太多精力。同时对于病人来说,更快的开颅速度可以延长麻药的效果,并且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想要运用这种技术,病人通常需先运用CT扫描脑部成像,然后搜集关于脑部主要神经和血管的数据以及敏感信息。然后,由经历丰富的外科医生来经过3D建模技术选取最优的开颅途径。犹他大学机械工程副教授Krishnan Balaji表示,这个过程有点像运用谷歌地图规划出行道路,只是范围要小得多。由于手术是经过机器人精细控制,因而可以将误差范围减少到1毫米。
“运用机器人完成这项任务的优势就是不会出现不测情况,同时不会出现疲倦问题,能够进行多次重复的手术。”Balaji表示。“当然,事前我们要通知机器人准确的数据,让它们晓得自己应该做什么。而外科医生同样需求参与手术的过程,只是详细的开颅操作交给机器人完成,而开颅之后再由医生接收后续的操作。而这个技术能够减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疲倦感,将更多的精神投入到真正的手术中而并非是开颅。”
依据Balaji引见,目前这项技术还要面对许多工程上的应战,比方如何将3D成像技术与手术钻头停止无缝整合、以及让机器人的体积愈加笨重,更容易在手术室中运用等。
目前,这种开颅机器人还只处于研发阶段,短期内还没有进行临床测试的方案。不过此次的演示画面确实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犹他大学的科学家们希望这一切只是时间问题,而这项研讨成果将来将成为脑外科医生最常用的实用工具。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
上海市浦东区浦东...
上海市黄浦区西藏...
上海市普陀区真光...
上海市张杨路56...
客服电话:
400-630-2100
8: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