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30-2100

体检热线 8:30-17:30

上海体检 > 上海体检中心排名 > 体检指南 >健康百科 >体检常识 >

血脂检查注意事项有哪些?

血脂检查注意事项有哪些?

来源:瑞康网 于 2022-08-24 13:41:24

导读: 血脂检查注意事项有哪些?

某医院曾对浙江人的血脂情况做过一个调查,发现成年人一半血脂异常,而女性中,六七十岁女性血脂异常率是最高的。所以,血脂高,跟胖瘦没有必然的关系。降脂不仅要管住嘴巴,还要多运动,有一个好心态。

 

休息5分钟后抽血

案例:老周早晨出门晚了,没打上车,眼看着医院抽血的时间就要结束了,老周一路小跑就去了医院。爬上三楼,直奔抽血窗口,累得直喘粗气,但及时抽上了血。

错误之处:剧烈运动对血脂也有一定的影响。

专家建议:体位会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进而影响血脂的浓度。研究表明,站立5分钟,可使血脂浓度提高5%,15分钟,即可提高16%。因此,化验前一天最好不要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在抽血前应先在椅子上坐着休息5—10分钟,如果不能坐着,至少应先保持安静,休息5—10分钟再抽血。

 

感冒好了再体检

 

案例:单位组织体检,刘女士没好意思扯大家的后腿,虽然自己正在感冒,也还是跟着大家一起去体检了。

错误之处:血脂水平可随一些生理及病理状态变化,如创伤、急性感染、发热、心肌梗死,还有妇女的月经期、妊娠期等,这时候检查出来的血脂都不是真实的。尤其是急性感染期,血脂会明显异常。

专家建议:应该在身体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例如近期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情况。妊娠后期、哺乳期的女性,各项血脂化验都会升高,所以这个阶段的化验结果仅供参考。若要得到可靠的结果,应在停止哺乳后3个月再抽血化验。

 

请心脏医生分析结果

案例:很多病人在拿到化验单后,第一反应就是问检验科的人员,化验是否有问题。或者对照化验单上的参考值自己进行“分析”。

错误之处:血脂化验单上的参考值只适合无心血管疾病的普通人群,对心脑血管病患者、高危人群的指导意义较小。以LDL—C(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例,130毫克/分升对正常人或心血管病低危个体而言,属于正常范围;而对于糖尿病或其他心血管病的高危患者而言,则属于过高,此时患者应开始药物治疗,并争取将LDL—C降至100毫克/分升以内;如果同时合并糖尿病、肥胖等多个高危因素,应把LDL—C控制在80毫克/分升以内。 

专家建议:每个人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不同,血脂的标准值也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请专业的心脏科医生分析。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是否吸烟等,在分析结果时都要诚实告诉医生,先进行心血管病的危险分层,然后根据分层结果来确定血脂治疗的目标值。也就是说,不同危险程度的患者,应有不同的血脂正常值。

 

血脂一次异常别紧张

案例:詹先生拿到体检报告单,看到自己的血脂结果有问题,心里可着急了。向朋友四处打听他们在吃啥药,然后赶紧买来吃上。

错误之处:在判断是否存在高脂血症或决定治疗措施之前,至少应有两次血脂检查。

专家建议:研究表明,个体内胆固醇平均变异系数为8%,而甘油三酯可达到20%。更何况,还有上述多个因素会影响血脂的检查结果,而所有的治疗药物都有不良反应,能不用药就不用药。如果检验结果接近或刚刚超过参考值,应间隔一周,在同一家医院的实验室再次抽血复查,尽量减少或避免由于实验室误差、个体变异造成的假象。如果血脂明显异常,应该立即进行饮食控制、运动计划,1个月后再次复查血脂,如果仍为异常,才需要接受药物治疗。

不同项目的血脂异常,需要选用不同的药物,大家千万不要根据别人的经验自己买药吃。

 

血脂高并非吃出来的

案例:去年体检,王女士的体检报告上写着: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都升高,建议她戒烟酒、低脂饮食。烟和酒,她是不沾的,吃东西也很文气,不算会吃;今年体检前她还吃了一段时间素食,其他两个指标正常,剩下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结果高血脂症还是没有摘帽。”王女士气馁又不解:“为何管住嘴还是不行呢?”

错误之处:血脂高并非都是吃出来的,血脂30%是由食物摄取,70%由肝脏合成.

专家建议: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两个指标与吃有关,但是低密度脂蛋白与吃关系不大,而是与人体的整体代谢功能有关。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因为代谢率下降,身体无法燃烧大量脂类,所以也会出现脂类代谢异常,导致高血脂症。那些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调的年轻女性,也会血脂异常。很多血脂异常的中老年女性,她们不但不胖,身材还算苗条,但体检就是血脂高。“雌激素是天然的血管保护剂,这可能跟绝经后激素变化有关。”

客服电话:

400-630-2100

8: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