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如何发生的?
来源:瑞康网 于 2022-06-17 16:08:43
1.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影响骨骼的疾病。骨骼不仅为人体提供支持及保护,而且是人体制造血液的中心。 骨骼的主要成分为钙及磷2种矿物质。正常的骨骼由外层皮质和内层骨髓质所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老化,35岁以后,每年骨质平均减少1%,骨的新陈代谢功能亦会减慢,骨骼组织的钙质会逐渐流失,骨骼内孔隙变大变多、骨小梁变小、骨皮质变薄、骨密度变小、单位体积骨骼所含的矿物质量减少。正常的骨质减少称为 “骨质缺乏”,但若骨质减少的速度加快,骨质变得脆弱而形成骨质疏松并且容易折断,就叫“骨质疏松症”通常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病人都察觉不出有任何症状,待发生骨折后才知道其存在。骨质疏松后最容易发生手腕部、髋部和脊柱骨折。正常骨骼及其结构如图所示。
2、骨质疏松症是如何发生的?
正常骨骼的代谢过程称为“骨骼再造”,就是噬骨细胞溶解骨头与生骨细胞填补骨头的这两个过程不断地周而复始地进行,以维持一平衡状态。35岁以后,骨溶解速度逐渐超过骨合成速度,逐渐形成了骨质疏松症。
3、常见的发病因素是什么?
年龄增长;②性别: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6〜8倍; ③雌激素缺乏,女性过早停经(45岁以前)或做过手术切除卵巢而导致提早停经;④种族差别,亚裔人及白种人比黑种人更易患此症;⑤缺乏运动;⑥长期摄取钙质不足,偏食或节食的妇女,尤其是不喝牛奶、其他乳制品、豆类及蔬菜,因钙质不足而患上此症;⑦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酗酒、喝太多咖啡;⑧先天性骨架小,体重轻者;⑨家族性遗传;⑩某些疾病及药物患者,如洗肾者、维他命D缺乏者和肠胃开过刀的人士;⑪药物,如类固醇可引致骨质流失。
推荐阅读:
¥1410
门店价
2061
¥3000
门店价
3000
¥4000
门店价
4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
上海市浦东区浦东...
上海市黄浦区西藏...
上海市普陀区真光...
上海市张杨路56...
客服电话:
400-630-2100
8: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