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睡眠障碍是什么意思
来源:瑞康网 于 2022-06-17 15:09:23
睡眠障碍是指夜间人睡困难,不能长时间连续睡眠,夜间经常醒来或清晨早醒,第二天没有满足感或精力充沛的感觉,主要以进入睡眠周期的潜伏期较正常延长,入睡过程中生理性感觉增加为主。65岁以上人群中半数以上有睡眠障碍,如失眠或白天嗜睡;60~90岁的境遇性,(外因性)失眠或慢性失眠患病率高达90%,老年人睡眠障碍常表现为白天欲睡而夜间难以,人睡,并且夜间睡眠常呈阶段性。睡眠障碍会导致大脑功能紊乱,记忆障碍,引起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下降,影响疾病预后和康复,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治疗比较,困难,一般采用综合治疗方法,以消除身体和精神症状,改变影响睡眠质量的生活方式。短期,可以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长期治疗可考虑非药物方法,如光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等。
【疾病特点】
1,睡眠周期紊乱 老年睡眠障碍一般表现为入睡的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缩短,在入睡,过程中生理性觉醒增多,快速眼动睡眠期相对增加,因此,老年人易出现睡眠的昼夜节律亲,乱,表现为昼夜颠倒、夜间失眠,白天睡眠过度和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2,临床表现多 老年人睡眠障碍表现为:D睡眠时间少于正常时间,并伴有睡眠不足所,致的不适感觉,如头晕、乏力、记忆力下降等;2入睡困难,入睡时间延长至1h以上;③早醒,常提前1h以上:④睡眠浅,易醒,并且醒后不容易再次人睡;⑤病态假性失眠,是指个体持续1周,以上具有睡眠时间大大减少的主观体验,但实际睡眠时间并未减少或完全没有减少,又称为缺,乏睡眠感。
3,致病因素多 能引起老年睡眠障碍的因素很多,常见的致病因素包括:D躯体因素:如疼痛、瘙痒、剧烈咳嗽、心悸、频繁夜尿、过度疲劳引起的肢体酸痛等。②环境改变:如更换住所、环境嘈杂、光线过强、生活习惯改变等。③心理因素:紧张激动、焦虑不安、恐惧担心等负性情绪是导致睡眠障碍的最常见原因,睡眠障碍也常常是某些心理疾病的首发症状之一。如抑,郁症病人的睡眠障碍以早醒为特点;焦虑症睡眠障碍以入睡困难为特点;躁狂症病人的睡眠障碍则以睡眠需要减少,睡眠时间缩短为主,④生物药物因素:影响睡眠质量的生物药物因素有,三类,一是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饮料,如咖啡、浓茶、酒等;二是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药物,如利他林、苯丙胺、麻黄碱、氨茶碱等;三是镇静催眠药物的突然停用,可出现“反跳性失眠”。⑤其他因素除上述因素外,白天生活的影响、特殊的人格特征、自幼不良的生活习惯、遗传因素、脑功能的减退等,都可以成为持续睡眠障碍的原因。
推荐阅读:
¥1588
门店价
289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
上海市浦东区浦东...
上海市黄浦区西藏...
上海市普陀区真光...
上海市张杨路56...
客服电话:
400-630-2100
8: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