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包括哪些病?怎么预防?
来源:瑞康网 于 2022-01-06 14:15:19
心血管疾病近些年来病发率越来越高,且其种类也并不是单一的,各种心血管疾病都有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对于人的心身危害都很大。为了降低心血管疾病对我们的危害,我们需要及早的发现和治疗心血管疾病,这样才能快速有效的控制病情,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心血管疾病的一些种类,让我们更好的治疗。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些疾病。
心血管疾病一:高血压
高发年龄40+
「概念」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它可能由饮食不当、血管老化或遗传等因素引起。
「危害」
长期血压过大,血管壁老化加速,可能会造成心管堵塞,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衰等严重后果。
「预防」
1.坚持运动:经常运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如快步走、游泳、慢跑等;
2.限制食盐摄入:高盐饮食会增加高血压风险,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6克;
3.限制饮酒: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二:高血脂
高发年龄40+
「概念」
高血脂是由于遗传、饮食、体内自由基过多,造成血液内油脂含量过高。
「危害」
长期血脂高,可能造成血管粥样硬化或斑块,并引发心梗中风等问题。
「预防」
1.限制能量的摄入:保持饮食清淡,少吃油腻和高碳水食物,可以吃一些瘦肉和鱼类;
2.低脂低胆固醇饮食:严格控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尽量应该选择植物油;
3.戒烟戒酒:吸烟和酗酒会干扰血脂的代谢,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上升而引发高血脂。
心血管疾病三:冠心病
高发年龄40+
「概念」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心脏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及病变。
「危害」
冠心病发作时,会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等,若未能及时处理,可能出现心梗,危及生命。
「预防」
1.控制好“三高”:预防冠心病首先要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2.积极运动:运动过少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规律地锻炼有助于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3.学会释放压力:精神过度紧张会使身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对心脏健康不利。
心血管疾病四:心绞痛
高发年龄40+
「概念」
长期冠心病后,流入心肌的血流减少,心脏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给,就会发生心脏供血不足,即心绞痛。
「危害」
心绞痛是心肌梗死的前兆,如果不及时缓解,会导致心肌不可修复的损伤。
「预防」
1.学会劳逸结合:日常生活中保证充足的睡眠。
2.保持情绪稳定:生活中注意要心胸开阔,切不要为一点小事情大动肝火,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心态。
3.一定要戒烟:研究表明吸烟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比不吸烟者高2倍,吸烟对于心脏不好的人,危害是巨大的。
心血管疾病五:心律失常
高发年龄60+
「概念」
心脏窦房结激动异常,传导缓慢、阻滞或通道异常,由此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节律异常。
「危害」
心律失常会引发多种心脏并发症。
「预防」
1.避免诱因:吸烟、醺酒、过劳、紧张、激动。
2.稳定情绪:保持和平的情绪,不过度紧张。
3.生活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
心血管疾病六:心衰
高发年龄60+
「概念」
由于心脏动力功能障碍,回血不充分,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引起心功能不全,导致心脏长期超负荷工作,发展至后期心脏结构发生变化,疾病进一步恶化。
「危害」
发展到严重阶段会有生命危险。
「预防」
1.预防感染:预防各种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
2.重视体检:每年除常规体检外增加一个心脏彩超筛查,看有没心脏结构发生变化。
3.不乱用药物:一些药物使用不当,也会导致心衰发病。
每一种心血管疾病对于我们的身体危害是很大的,我们不能忽视它们,要认真的预防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出现。在生活中要积极的加强身体锻炼,加强心肺功能,促进心血管的血液循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病发,另外,如果发现自己身体有异样的病症表现,尤其是出现呼吸急促、心悸、气短等症状时,需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避免是心血管疾病引起的。
推荐阅读: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
上海市浦东区浦东...
上海市黄浦区西藏...
上海市普陀区真光...
上海市张杨路56...
客服电话:
400-630-2100
8: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