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怎么检查?
来源:瑞康网 于 2021-11-17 13:23:56
现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约3.3亿人,每5例死亡病例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位居各类疾病死亡率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
而且由于不健康饮食、身体活动不足、吸烟、熬夜等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的广泛流行。
我国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的绝对人数还在不断攀升。
这将进一步推高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特别是年轻人的患病比例。
人体的血管就像自来水管一样,管道内壁会生锈、结垢,用的时间长了,更是如此。任其发展,会逐渐导致管道受阻而无法顺利供水。
熬夜吸烟酗酒等习惯,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都会加速“水管”本身的损伤。
而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垢”过多,也会增加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风险。若斑块脱落,随血液流动,堵在哪里,就会造成相应部分的栓塞。
不同部位的血管出事,会引起不同的疾病:
1、发生在大脑 → 中风
脑部血管狭窄或栓子堵塞,会造成血供区域脑细胞的损伤和功能障碍。
血管脆性增加,血压升高,也会提升大脑血管破裂出血的风险。
2、发生在心脏→ 心绞痛、心梗
如果堵塞不严重的话,可能会影响心脏泵血或造成心绞痛。而严重的心梗是致命的。
3、发生在肺部→ 肺栓塞
肺动脉栓塞,多是由于腿部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后堵住了肺部的血管,造成危险。
4、发生在四肢→ 动脉硬化闭塞、静脉血栓
动脉堵塞严重时可能导致腿脚缺血坏死,甚至需要截肢。
而静脉血栓如果脱落,则会造成栓塞。
心血管疾病来势汹汹,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
但如果能定期体检筛查,并及早规范预防,可减少50%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在确诊患有心血管疾病前,常规的心血管筛查主要有以下几个项目:
1、“三高”检查
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很重要。
现在很多医院都默认将“三高”监测划入心血管疾病筛查范畴。
2、心电图
心电图是通过检测心脏的电流来检查心脏的办法,一般来说心脏有问题的患者,通过心电图都能捕捉到异常波动。
通过这些异常变化,医生在进行分析后,可以初步评估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需不需要进一步做疾病检查。
3、心脏彩超
心脏彩超可以了解心脏及其周围的血流状况,能够基本判断是否有心血管疾病。
如果怀疑心脏有问题,或是在心电图检查中发现异常问题,就可以通过心脏彩超做进一步确认。
4、颈动脉彩超
检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有无狭窄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建议45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三高”患者,一定要定期做颈动脉彩超。
心血管疾病高发,特别是这4类高危人群,心血管更容易出问题,要注重定期体检筛查:
1、中老年人
一般来说,人在45岁以后,身体各个组织器官会逐渐衰老,相应的功能也会随之下降。
加上血管老化,失去弹性,形成斑块,血液流速减缓等问题,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发生心血管疾病。
因此需要定期筛查心血管情况,预防心血管疾病。
2、“三高”人群
“三高”多多少少和心血管超负荷有关,而“三高”演变到最后,则可能导致诸如冠心病、中风之类的严重并发症。
所以“三高”人群最好定期进行心血管筛查。
3、长期吸烟或接触二手烟
长期吸烟会造成全身血管老化、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狭窄,甚至出现血栓,进而在人体内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表现为卒中、心梗、下肢动脉硬化狭窄等。
有研究表明,50岁以下的吸烟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5倍。此外,二手烟也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
4、上班族
上班族猝死在工作岗位上的新闻每年都有。
推荐阅读:
¥244
门店价
318
¥1400
门店价
1968
¥382
门店价
628
¥322
门店价
468
¥99
门店价
124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
上海市浦东区浦东...
上海市黄浦区西藏...
上海市普陀区真光...
上海市张杨路56...
客服电话:
400-630-2100
8: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