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30-2100

体检热线 8:30-17:30

上海体检 > 上海体检中心排名 > 体检指南 >健康百科 >体检常识 >

体检查出息肉?这4种息肉请务必切除!

体检查出息肉?这4种息肉请务必切除!

来源:瑞康网 于 2020-11-02 15:02:54

导读: 体检查出息肉?这4种息肉请务必切除!

息肉这个名词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比如说鼻息肉、痔疮,大多数人只知道是身体某个部位多长出来的一块容易发生病变甚至癌变的“废肉”。

小编问过几个朋友,他们都认为如果体检查出身体有息肉就一定要立即切除,这是真的吗?

 

什么是息肉?

所谓息肉,是人体黏膜表面异常突出的一块“肉”,是由局部黏膜组织增生而成。

息肉可以长在人体任何被黏膜覆盖的部位,如鼻腔、鼻窦腔、声带、胃肠道、子宫、胆囊等部位都有可能发生息肉。

临床上,息肉可分为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以及腺瘤性息肉三种。

其中增生性息肉和炎症性息肉,多为良性病变,通常只需定期检查,不用特殊处理;腺瘤性息肉容易发生癌变,通常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切除。

息肉这么检查

和其他疾病的检查不同,息肉一般需要直接观察患处情况才能发现,通常是使用内镜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才能发现。

1、鼻息肉检查

鼻息肉可通过前鼻镜进行检查,可以直接在肉眼下观察鼻息肉的具体情况。

如果较深处或较小的鼻息肉,可以进行鼻腔内窥镜检查,通过内窥镜,可以全面观察鼻息肉的颜色、大小、根蒂部等情况,还可以发现一些隐蔽的小息肉。

2、声带息肉

声带息肉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如果患者有长期声音嘶哑无法缓解的情况,首先要考虑可能是声带息肉,可以通过电子喉镜进行检查,在电子喉镜下观察患者声带运动和声带黏膜的情况。

3、肠息肉检查

肠息肉的检查方式有很多,比如肛镜、肠镜、直肠指检等方式都可以发现肠道息肉,其中直肠指检主要是可以直接触摸低位息肉。

4、胃息肉检查

胃息肉检查主要分为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

胃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胃黏膜是否存在息肉,以及息肉的大小,形状和数量,对胃息肉的性质做一个初步判断。

当无法准确判断胃息肉性质,但又高度怀疑可能发生恶变,则需要切取部分息肉组织,进行病理活检,通过病理活检可以直接确定息肉组织的性质。

5、子宫息肉检查

通过彩超可以初步判断,不过彩超一般只能发现息肉,但不能明确息肉位置,子宫内膜息肉大部分属于良性病变,没有不适症状通常不需要进一步检查。

如果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可以通过宫腔镜检查确定子宫息肉的位置、大小等,同时还可以进行病理活检。

注意,未发生过性行为的女性慎重选择宫腔镜检查。

6、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主要通过彩超来检查,肝胆彩超对于胆囊息肉检查敏感性和准确率都较高,可以初步观察胆囊息肉是情况。

这4种息肉请尽快切除

1、肠道息肉

肠道息肉是人体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发生恶变的部位,约有80%~95%的大肠癌是从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

如果体检时发现肠息肉大于1厘米,表面有出血或溃疡,往往提示恶变,需要尽早手术切除。

2、胃息肉

胃息肉相对少见,腺瘤性胃息肉多发于胃窦部,癌变率可达50%。

胃镜检查时如果发现胃息肉大于1厘米,建议取部分组织做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手术切除。

3、鼻息肉

鼻息肉以炎性息肉居多,极少数会发生癌变。

如果日常生活出现呼吸不畅、嗅觉障碍、鼻腔疼痛、或是经常鼻出血等症状,则要当心可能有癌变风险,必要时也应当进行手术切除。

4、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通常是因为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引起的。胆囊息肉会否发生恶变,主要与息肉的大小有关。

和其它三种息肉不同,如果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且患者伴有明显的腹部疼痛的症状,要清理胆囊息肉,只能切除整个胆囊来完成。

 

相关套餐
热门机构

客服电话:

400-630-2100

8:00-17:30